眼下,大凡上級領導下基層,一般都是當地領導作陪和接待。即便深入到農戶家中,也是問一問,看一看,一會兒就走。如今不少官員似乎和老百姓之間總缺少一些言語和情感上的交流,有的老百姓覺得站在官員面前顯得很拘束,插不上話,由于缺少交流,使干群關系變得日見淡薄疏遠。
由此不禁聯想起老一輩黨員領導干部那種踏實的工作作風,他們曾經被群眾熱情稱作為“三水”干部。所謂“三水”干部,就是指那些經常下基層,晴天一身汗水、雨天一身泥水、清晨一身露水的干部。這樣的干部不圖虛名、不務虛聲,做真人、干實事,是人民的公仆,是干部的榜樣,是老百姓擁護與喜愛的干部。他們不敷衍了事,而是撲下身子、放下架子,到普通的農家轉轉,到窮困的村子看看,聽到基層的聲音,發(fā)現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,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矛盾,為群眾辦實事、辦好事。
說實在的,要是真心實意下基層了解民情,就要沉到第一線去,多和老百姓來幾次促膝交談,要讓老百姓覺得你當官卻又不像官,才能使老百姓產生一種親切感,覺得你不會有官架子,把你當成自己人,他們就敢暢所欲言,把心里話掏出來。
這樣,上級領導可以及時聽到未經修飾過的實情和未經加工處理的真心話,真正體察到農民兄弟的甘苦,了解到真實的民情民聲,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,使下基層真正有所收獲。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