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優(yōu)秀縣委書記、福建南平市委常委、副市長、政和縣原縣委書記廖俊波,每到一個地方工作,總是與老百姓打成一片,老百姓親切地稱他為鐵哥們、和我們農民坐一條板凳的人、一看就是自己人。廖俊波因公殉職后,千千萬萬老百姓以不同方式祭奠緬懷,留下感天動地故事。
讀了廖俊波的事跡,讓我想起鄭板橋一首詩:衙齋臣聽蕭蕭竹,疑是民間疾苦聲。些小吾曹州縣史,一枝一葉總關情。古代官員都能如此關心百姓疾苦,那么共產黨的干部,更應該像廖俊波那樣,為老百姓多思、多想、多辦實事、辦好事。
是自己人,才能夠接地氣。不可否認,在當今眾多的官員中,絕大多數的官員,能夠做到敬業(yè)奉獻,清正廉潔,真誠為民。但是,也有極少數官員貪贓枉法,為所欲為,高高在上。這樣的官員,喜歡在高墻深院里聽匯報、遙控指揮、電話指示、簡報批示,偶爾下基層,西裝革履,坐著轎子,隔窗看一看,車屁股一冒煙,打道回府。試想一想,這樣的官員還能是自己人嗎?這樣的官員還能接到地氣嗎?
是自己人,才能聽到真話實話。廖俊波一年到頭,總是到群眾中去、到基層一線去,帶著感情、帶著真誠,與老百姓同坐一條板凳、同吃一鍋飯、一起勞動。農民袁云機評價他說:“他不是官,他是我老大哥,是和我們農民坐一條板凳的人。”老百姓有什么心里話都愿講出來,有什么好建議都愿說出來。俗話說,人心換人心,真情換真情。只有真心實意為老百姓分憂解難,才能贏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掌聲。聽真話實話要有勇氣,要善于聽真話實話,不能一聽到逆耳之言就暴跳如雷、火冒三丈。要虛心聽老百姓把話講完,甘當“小學生”,把老百姓當親人、當自家人,要換位思考,多替老百姓著想。唯此,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賴,才能聽到真話實話。
是自己人,才能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。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就是要勇于擔當、敢于擔當。多到生活困難問題多的地方“走一走”,深入了解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情況,感受老百姓的酸甜苦辣、喜怒哀樂,設身處地、千方百計為其排難解紛。多到老百姓不滿意的地方“走一走”,敢于正視問題,把不滿意的事,梳一梳、理一理,一件一件去解決,一件一件去落實,絕不能“幫你問一問”、絕不能“研究研究”、絕不能“以后再說”。多到熱點問題多的地方“走一走”,對熱點問題要分析透徹細致,抓緊、緊抓熱點問題的“根”,深入剖析,舉一反三,下氣力加以解決。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